English     |
首页 >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航材奋斗史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航材奋斗史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发展大事记

1978年开始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至1980年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此时仍然隶属空军的民航,如何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要求就摆在了国家和行业的面前。1980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民航一定要走企业化道路”的指示,为民航此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自1980年3月15日起,民航划归国务院领导。1980年到1986年间,民航按照走企业化道路的要求,进行了以经济核算制度和人事劳动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制度上的改革。

1980年1月,民航总局航材处参加中国民航组织的“清产核资”小组,对全民航的航材部门进行了清仓查库工作。1980年2月27日,民航总局航材处参与中国民航订购的第一架波音747SP型2442号宽体客机。

这一年10月18日,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从事民用航空产品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公司,也是中国民航系统成立的第一家公司。公司采取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开展工作,即:对外称“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对内称“民航局工程局航材处”,仍然承担机关职能,没有人事权。公司经营进出口业务,范围包括:民用飞机、发动机及其零备件,机场设备和各种安全保障设施,民用航空相关的各种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并办理产品的租赁、送修、寄售、展览、咨询、飞行表演、人员培训,以及合资经营、合作生产、加工装配等。

1981年1月至10月,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参加由民航总局组织在北京管理局推行“经济责任制”调研组的工作,并协助制定“以包任务为主的各项经济责任制”,开始实行利润包干分成和业务支出指标包干制度,经济效益工作得到进一步重视。从而调动了航材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1984年12月8日,由香港华进公司主办、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分会承办、中国航空器材公司和民航北京管理局赞助协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航空技术展览会”在农展馆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性大型航空展览会。

1984年12月26日,以民航总局东北办事处为基础的中国航空器材北方分公司在大连成立,是中国航空器材公司的分支机构。嗣后,民航总局设在各大地区航材(物资)办事机构,相继成立或合资组建或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公司的分公司(公司),其职责是按照航材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授予权利,开展航材的服务保障工作。与此同时,中国航空器材公司派驻国外(地区)的办事机构亦相继建立,按照航材公司的授权,协助办理或承担催货、订货、索赔、运输、差异处理等项业务。

1985年5月,按照民航局关于“清查报废、处理物资、冲销国家资金损失”的要求,航材系统旋即对器材进行了清仓查库,摸清了家底,并在推行经济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管理创新。同月,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为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署了一份在上海装配26架麦道公司MD-82型双引擎喷气式客机的航空合作生产协议。这批在中国装配的客机,于1987年开始投入中国民航的国内及国际航线航班飞行。这是中国航空器材公司成立后的首宗合资合作经营项目。

1987年2月7日,民航局同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防科委、财政部、经贸部、航空工业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颁发《进口民用飞机暂行管理办法》,为中国航空器材公司承担订购进口飞机的规范程序和统一归口管理提供了依据。

1987年10月14日,由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及贸促会北京分会主办,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国北京工业公司以及空军、海军等有关单位赞助,为期7天的第二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这是截至当时举办的最大的一次航空展览会。

1988年12月2日,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不再承担原有的机关行政职能。公司的任务是按照适航标准,代理中国民航及其直属单位和地方所属航空企事业单位的国内外民用航空设备、器材订购的服务保障,并直接承担民用飞机、发动机、各种航空设备、飞机维修和地面支援设备、工具及零备件的进出口业务;经营民用飞机国外维修、合资合作和技术咨询等业务;以及仓储、调剂、寄售、国产代用品开发和进出口手续、报关、运输的代办业务。还规定整架飞机、整台发动机、机载主要设备、大型成套设备等由航材公司统一代理进口,其零备件除部分项目外,用户可用所在地航材公司分公司的名义直接对外订货。同时,民航局要求中国航空器材公司采用多种形式发展横向联合,把产、供、销结合起来,在确保质量并取得适航许可的条件下,以进带出,积极开发国产航空产品和其他产品的出口,完成出口承包任务,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航材公司依法缴纳税金后,利润与民航局一九分成(留九交一),三年不变。通过这次改革,为中国航空器材公司的发展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0年8月31日,为了保护国家和运输企业的利益,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出《关于加强购置租赁飞机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购置租赁飞机的归口统一管理。

1991年7月27日,民航直属企业实行承包挂钩。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其他民航直属企业一起,同民航总局签订了为期4年的承包经营责任书。航空公司各级航材部门和中国航空器材公司都将在安全质量、经济责任制、综合治理和资本运营与资产管理等四个主要方面接受民航总局的全面考核。1992年6月后,中国民航航材部门和航材公司针对政企分开和不再行使机关职能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动,从而全面提高了对航材的管理水平。

1992年,中国航空器材总公司开始利用民航购机推动中国航空制造业参与国际工业合作。1994年8月8日,航材公司为中国航空工业争取到截至当时技术最为复杂,难度最大、单价价值最高的波音737型客机机身48段转包生产的合同正式签字。根据合同,从1995年至2000年的6年中,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为美国波音公司生产和交付100架份波音737-300型客机机身48段。

1994年12月1日,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合资的中国最大的飞机零备件服务中心正式成立。中国航空器材/波音零备件北京服务中心,仓储面积约4500平方米,储存常用备件15000项,中心实行24小时服务。航材集团陆续与罗罗公司、GE公司等合作建立零备件寄售库。

1995年,和波音、中航工业西飞签署了737NG垂直尾翼转包协议,累计向波音提供了超过3800架份737NG/MAX垂直尾翼,成为该大部件主要供应商。历年来,中国航材还推动了航空发动机盘件、飞机发动机吊挂锻件、钛合金材料、3D打印等领域的国际航空工业合作,为提升国内航空制造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质控体系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96年3月,中国航空器材公司、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合作的“北京华欧航空培训/支援中心”成立,该中心为航材公司与空客公司共建。这是空中客车公司在亚洲建立的第一个培训中心。1996年9月14日,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报请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中国航空器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嗣后,中国航材及其分支机构开展了“开拓市场和保障供应”活动,进行了“财经纪律、管理制度”的整顿。

1997年初,民航总局针对全民航的运营资本与资产管理,正式颁布了《民用航空企业规范化基础管理规定》,按规定要求,中国民航直属航空公司航材部门,结合企业内部改革,全面部署了规范化管理工作。1997年开始,中航材总公司又连续3年开展了优质服务上台阶活动,1999年取得了全国500强第八的好成绩。

1998年11月15日,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以民航总局的名义与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及珠海市政府共同主办的’98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隆重举行,共接待国内外观众近百万人次,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航空制造厂商参展。展览期间,共签订了30多项技术合作和经贸协议。

2000年4月1日,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总公司荣获首批外经贸部颁发的国际招标机构甲级资格证书,并成为民航系统唯一一家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企业。

2002年,中国航材成立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的成立,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行规模化、多元化、集团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3年4月22日,由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合作的第300架份波音737型客机新一代垂直尾翼交付使用,扩大了中国航材在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合资合作中的作用和影响。

2003年8月,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中航材租赁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航空租赁的专业公司。2006年5月,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与荷兰埃尔凯普飞机租赁公司及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法国巴黎签署协议,合资设立中国奇龙航空租赁公司和爱尔兰奇龙航空租赁公司。

2006年,中国航材集团与荷兰爱尔凯普飞机租赁公司(AerCap B.V.)及法国东方汇理银行航空融资公司(CA-CIB Airfinance S.A.)合资成立奇龙航空租赁有限公司。凭借股东在国际租赁领域的丰富经验和大力支持,奇龙航空租赁有限公司致力于向中国及全世界航空市场提供包括经营租赁、售后回租、飞机交易、资产管理的全方位服务。中国航材成为中国最早开展航空租赁业务的企业之一。

2012年7月,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等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共同签署航材共享平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

2016年10月18日,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即航材共享平台公司)在京正式成立。航材共享平台公司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由南航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航材及中国国新共同改组设立,以为各股东方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富余航材处置、消耗件集中保障及周转件共享为主开展工作,运营初期将以服务中央航空企业为主,通过创建“互联网+航材”共享模式下的保障及运营体系,不断增强航材资产的有效性和流动性,大力推进航材保障模式创新,逐步向全行业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航空保障服务提供商。

2017年,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体系真正确立。

2017年,中国航材整合利顿公司和导航公司、收购中航建设、重组东方通航、控股航毯公司,最终确立了“一优四强”新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打造一个有重要价值的业内一流的民航综合保障服务优势平台,形成以航空器整机保障服务、航空器材保障服务、民航技术装备及机场业务保障服务、通用航空发展及保障服务为主业的四大业务板块发展方向,为民航强国、航空产业发展、民族工业提升打造三个“好手”,创新打造数字化航材共享平台,全面加强机场建设运营、保障服务能力,围绕保障国家安全、助力“两翼齐飞”打造中国通用航空“国家队”。

京ICP备0700606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400063 Copyright©2017-2021 CASC.COM.CN All Rights
技术支持:中国民航技术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信息业务部)
回到顶部